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說“Happy Holidays”或“Season's Greetings”代替“圣誕快樂”。
我有個朋友在大型美國企業(yè)工作,每逢圣誕節(jié),他們美籍CEO會群發(fā)祝福郵件,但從沒有說過“Merry Christmas”,一直說的都是“Happy Holidays”“Season's Greetings”和“Happy New Year”。
她后來詢問了美國同事,才知道CEO是特意避開“Merry Christmas”,甚至是“Christmas”。這幾年在美國國內(nèi),雖然圣誕節(jié)有濃厚的節(jié)日氣氛,比如圣誕樹、紅色裝飾品等等,但正式場合、商務(wù)場合、包括商場的促銷傳單,都不會說“Merry Christmas”,而是“Happy Holidays”。
從此她在給外國友人送圣誕祝福時,也會特別注意祝福語的使用了。
為什么要避諱?最簡單的原因是,圣誕節(jié)是一個宗教節(jié)日,僅屬于基督教。雖然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日漸世俗化,但對于有其他宗教信仰的穆斯林或猶太教徒,祝福其“圣誕快樂”,當然是會冒犯他們的。
所以如果你已知你的客人是穆斯林或猶太人,就不要給他送什么圣誕祝福了,很可能吃力不討好。這里就不展開說具體有哪些國家是伊斯蘭國家了,不確認的可以百度搜一搜。
特別要提醒的是:
猶太教信徒并不相信耶穌就是他們的救世主,所以他們也不過圣誕節(jié)。但除了以色列人,其實美國還有很多商人都是猶太裔,比如迪斯尼﹑華納兄弟﹑米高梅﹑派拉蒙﹑斯皮爾博格、格林斯潘﹑索羅斯﹑巴菲特、扎克伯格……他們都是猶太人。
猶太人過的是“光明節(jié)”(Happy Hanukkah),在美國的猶太人甚至流行在圣誕節(jié)時去中餐館聚餐。(當然形成這個傳統(tǒng)的主要原因是圣誕節(jié)時只有中餐館營業(yè)。)
俄羅斯等東正教地區(qū),圣誕節(jié)在1月7日,祝福語是“S prazdnikom!”,意思是“best wishes”。
印度人大部分信仰印度教或伊斯蘭教,對圣誕節(jié)不太在意,但圣誕節(jié)是印度的全國性節(jié)日,祝福也用“Happy Holidays”即可。
英國女王幾十年來的圣誕祝詞都說的是“Happy Christmas”,而不用“merry”這個詞,因為“merry”可形容人的醉態(tài),女王大概是覺得這個詞比較low?(merry:我做錯了什么?)對英國客戶,不妨試試“Happy Christmas”吧!
Tips:用不同的語言問候圣誕 法語:Joyeux No?l!(加拿大法語區(qū)也可以用此祝福語) 德語:Fr?hliche Weihnachten! 西班牙語:Feliz Navidad! 俄語:S prazdnikom!
下面再來特別解釋一下美國人為什么如此小心。
在美國,這幾年“政治正確”非常重要,你批評強勢集團,美國人可能會敬你是條漢子;但是如果你哪怕有一點區(qū)分弱勢集團的意思,就一定會被群起而攻之。而少數(shù)族裔就是弱勢集團。
美國不僅有基督徒,圣誕節(jié)的差不多時間,猶太裔美國人要過光明節(jié),非裔美國人要過寬扎節(jié),所以為了防止各種上綱上線,越在正式的場合,美國人越會避諱說“圣誕快樂”,商業(yè)機構(gòu)、政府部門一概說“節(jié)日愉快”,或者是“新年快樂”。反正“New Year”人人都過。
在奧巴馬當政期間的8年,“Merry Christmas”甚至成為敏感詞。可是這么一搞,基督教徒又不高興了:怎么滴是看不起基督徒嗎,過個圣誕節(jié)還不讓說了昂?于是國內(nèi)又為能不能說“圣誕快樂”吵起來了,專門有一個“圣誕之戰(zhàn)”(War on Christmas)成為了熱點事件。不過輪到川普,他在競選時就承諾要讓“Merry Christmas”解禁,現(xiàn)在大家又開始說“圣誕快樂”了。

美國人打出的標語:別吵吵了!啥節(jié)都重要!
再講一個有關(guān)節(jié)日祝福的小故事:
某個朋友講過一件最尬的事。感恩節(jié)時,他給一位英國客戶發(fā)了“Thanksgiving”的郵件,客戶回復(fù)說:“我們英國人不過感恩節(jié)”。到了圣誕節(jié)他想彌補一下,于是發(fā)了“Merry Christmas”的賀卡,結(jié)果客戶又冷冷的回了一封郵件:“我是猶太人,不過圣誕節(jié)。”